1. <output id="qauya"></output>

    <ins id="qauya"><option id="qauya"></option></ins>

    <output id="qauya"></output>
      <small id="qauya"><video id="qauya"></video></small>
      <tr id="qauya"><track id="qauya"></track></tr> <ins id="qauya"><th id="qauya"></th></ins>
      ITBear旗下自媒體矩陣:

      陶虎:“數字生命”或可通過腦機接口技術來實現

         時間:2023-03-01 09:00:06 來源:ITBEAR編輯:芳華 發表評論無障礙通道

      隨著科幻片《流浪地球2》的熱映,“數字生命”引發熱議。其中劉德華飾演的科學家圖恒宇,和他的女兒圖丫丫,都相繼以“數字生命”的形式完成了生命的“延續”和“使命”。那么電影中的“數字生命”是真實存在的嗎?是通過怎樣的方式來實現的呢?

      近日,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副所長、腦虎科技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陶虎博士受邀接受上??破铡赌Ф伎茖W目錄》的訪談,對《流浪地球2》中的硬核科技場景和“數字生命”進行了科普。陶虎表示,自己本身就是一個硬核的科幻電影愛好者,他很喜歡《流浪地球2》中的科幻場景。無論是電影中呈現的機械場景,亦或是數字生命場景,都很真實。電影里的想象力,超前于當下的科研工作者的想象力,是值得科研工作者去思考的,包括對人體的思考、對地球的思考,甚至是對宇宙的思考。

      陶虎透露,他一生癡迷于兩件事情:一個是非常大的宇宙,是無限空間的放大;另一個非常小的人的大腦。這兩個事情是最復雜、聯系最廣但又最神奇的事,是值得去探索的秘境。

      image.png

      數字生命的兩種路線:生命的數字化和數字的生命化

      陶虎認為,數字生命是“數字”和“生命”是兩個概念的結合,到底是生命的數字化?還是數字演化成生命特征?這是兩種不同的路線,可以是并行的,也可以是串行。通過數字方式去推演人的思考、習慣、經歷、繁衍等,虛擬化、數字化人的一生,《流浪地球2》圖丫丫的角色就是這一路線。陶虎繼續解釋道,近期很火的ChatGPT也是數字的生命化的體現。通過大數據的不停地演算,來試圖形成一個好像是有生命的人,跟你在交流、對話。

      不同于數字的生命化,生命的數字化中的人是真實存在的,通過一系列技術手段將意識、記憶、知識等提取出來,進行數字化存儲,最后再進行數字孿生,或人機交融。陶虎認為,這一路線將是未來的趨勢。

      生命的數字化可以通過腦接機口技術來實現

      目前,陶虎及其團隊研究的就是第二條路線:數字的生命化。通過腦機接口技術來實現大腦神經信號的采集與編解碼,甚至是反過來調控大腦,以此來達到跟外界信息交互的效果,形成雙向閉環。

      所謂腦機接口技術,其實就是我們人類大腦跟外界世界信息交互的一個通道。通過檢測神經信號,然后做一個神經編解碼,把意識解碼出來,再傳遞給外面。其中的核心是如何精確地檢測到大腦的神經活動?相較于非植入式腦機接口,植入式腦機接口在神經信號的采集和調控的精度上具有明顯的優勢。

      當談及電影中的倫理問題,陶虎表示,倫理管控不應是科技進步的阻力,科技發展不該是倫理失控的借口。數字永生也許并不是人類能達到最高的一個境界,只有保留了人的存在才有無限探索的可能,未來,也會出現更尖端的科技去做更好的探索。

     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
       
       
      更多>同類資訊
      全站最新
      熱門內容
      網站首頁  |  關于我們  |  聯系方式  |  版權聲明  |  網站留言  |  RSS訂閱  |  違規舉報  |  開放轉載  |  滾動資訊  |  English Version
      關閉
      ITBear微信賬號

      微信掃一掃
      加微信拉群
      電動汽車群
      科技數碼群